紅星機電安全精細管理逐步實現全覆蓋深滲透
發布日期: 2016-04-20
被閱讀:
次
來源:
——班組活動規范化。首先加強了對班組的安全建設,班組每天進行隱患排查,狀態評價,每周、月組織安全活動或召開會議,總結分析出現的問題點,采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。所有活動均要求有規范的記錄,有的通過圖表等形式記錄分析成果和制定整改實施計劃,使管理痕跡有據可查,并作為相關部門對其安全工作成績的考評獎懲依據,激勵班組安全建設的持續改進。
——危險點巡查標準化。進一步完善了三級危險點巡查管理,制定了公司級、分廠級、崗位級共計31項檢查標準,各級責任人員可以對照自己的檢查標準,檢查危險點源的安全管理狀態,查看人員要求、設備設施要求、作業環境要求的現場符合度。因為有了明確的檢查內容和標準,提高了辦事效率和檢查效果,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,不留隱患死角。
——自查督查合作化。公司各生產單位每月對生產作業現場進行排查,對違章現象和隱患進行自查和自我評估并上報安全保衛部,同時安全保衛部對分廠也進行著督查和評估,單位自查出的問題,督查中即使發現,公司不再從督查考評中扣分,鼓勵單位加強自我管理和糾正。通過這種“雙重驗證”的方式,使生產單位安全員和公司級安全員互相配合行使其職能,共同查遺補缺。
——預案演練經常化。鼓勵生產單位進行經常性的預案演練,提高解決應對突發安全問題的能力,更多地發現自身安全應急的不足,做到未雨綢繆,完善應急程序,配置必要的應急資源。這種經常性演練的價值往往不亞于公司級綜合預案演練,它能把問題消弭在局部,對細節的把握更為具體。這也是安全管理精細化的一個重要環節。
——視頻監控全面化。加強對火工區作業現場視頻監控,火工區危險工庫房一共設立了70多個視頻監控點,全面覆蓋所有危險點源,每天有公司專職技安員全天候監控,只要火工區有單位生產,監控室必須有人值守,值守人員認真記錄觀察時段發現的任何異常和問題,并將信息反饋給領導和相關人員,及時解決。